氢能:绿色未来——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四期博士后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氢能:绿色未来

    ——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四期博士后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

    (转自微信公众号:国重博士后大讲堂)2023年6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四期“博士后大讲堂”活动在清洁能源大楼S311会议厅成功举办。“博士后大讲堂”是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的面向本科生的精品系列讲座,旨在加强博士后与学生的深入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能源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促进能源学子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激发能源学子投身祖国能源事业。本期大讲堂特邀了38名本科生参与,主题是“氢能:绿色未来”,主讲人是任强强、胡振中、杨竞择、孙瑞泽和黄永达五位博士后。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职工党支部全体党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在主题讲演环节,五位博士后分别从“氢能的发展”、“氢能的制备”、“氢能的储运”和“氢能的利用”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氢能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任强强博士后解读了双碳时代下氢能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包括氢能的定义及优劣势、国内外氢能的发展阶段与支持政策、氢能的产业链和我国氢能科技水平;胡振中博士后介绍了碳氢燃料制氢技术,总结了现有制氢技术的分类及特点,概述了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与生物质制氢技术原理,并展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生物质制氢方面的研究进展;杨竞择博士后从电解水制氢原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应用实例、难题与挑战方面梳理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并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春和院士华科大储能科研团队;孙瑞泽博士后从氢气的理化性质出发,带领大家了解了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地下储氢技术,分析了不同储氢方式的运输技术与经济性;黄永达博士后讲述了氢能在航天、电力、交通、工业和建筑领域上的多项利用,详细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氢内燃机、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和甲醇合成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希望能源学子紧跟时代发展,投身能源事业。

    随后,进入博士后与同学们的面对面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根据自身对未来能源、生物质制氢、电解水制氢、海上制氢运输和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对本次讲座内容的思考,和现场老师及五位博士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流;并且针对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专业方向和工作就业等方面的困惑,五位博士后也向各位老师、同学分享了自身的学习心得、科研经历和成长感悟等,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能源人”、作为能源青年学者的自信和风采。

    最后,程强老师和罗聪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们回顾了本期博士后大讲堂的准备历程,感谢学院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五位博士后对活动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踊跃参加,鼓励同学们进一步加强对能源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在绿色低碳能源创新技术领域工作的了解,并提出“能源人”要对我们的学科和未来前途充满自信,要做有情怀的“能源人”,为国家的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